高中三年级的政治复习一般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主要为了基础能力过关,第二轮总结专题、构建常识体系,主要为了综合能力突破,第三轮是强化综合练习,目的是提升应用能力。

  纵览历年高考考试考试试题,考查的重点都是入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对于入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部分,考试试题的分值相当大,而且入门知识的熟练运用也是做好拔高题的一个首要条件,任何忽略对入门知识的复习都是不对的!怎么样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复习成效,是困扰考生的一个瓶颈。徐峰觉得在第一轮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以课本为主 建构体系

  无论是应对单科考试,还是综合考试,都要以本为本,全方位理解与学会政治学科的三门课常识,以致于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类需要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理有关要点,建构常识体系,让所学的常识系统化,立体化,真的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譬如说经济效益这一要点,它自己包含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程度与渠道,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点、市场买卖的原则、产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角逐方法等经济学要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所有从实质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剖析、联系的看法、进步的看法和可持续进步等常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知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角逐的实质等内容,从而全方位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的内涵。

  2、应该注意复习课本的办法和方法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更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需要应该注意办法和方法。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事实上它包括两遍: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2010年考试概要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要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常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要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有关内容,尤其是以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去要问老师和同学以外,还要做少量有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可以留下任何的常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测试题,检查一下自己要点上还有没漏洞,以便准时查漏补缺。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依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第二轮复习,但时间有限,需要找出可行的办法!每进行完一个阶段,就要准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这一个阶段的常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常识和自己觉得比较难的要点,以备日后迅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要紧的考试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3、处置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

  假如考生的政治基础最好,那样只须做好上面的两步,并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就基本好了。但假如考生的入门知识不扎实,那就要投入比较多的时间来做好第一步,除去课内要跟上老师的复习进度,还要安排好课外时间。譬如,要抽出时间记忆要点和常识框架结构;要抽出时间做适量的习题;要抽出时间理解和消化课本的重点和难题内容。在这个时间的安排上,我觉得:前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好是天天50分钟左右,而后一类学生的课外时间投入最少要90分钟,用30分钟时间记忆,30分钟理解,30分钟做题,等到入门知识结实了,可以适合地降低课外的时间的投入。那种在考试前突击记忆的做法是十分有害的,历次实践证明:假如平常没时间,那样考试前更没时间,也没好的心态去记忆,政治虽是文科,但同时要把功夫放在平常。

  4、注意时事政治的积累

  政治科考试的最大特征是和当年的时政结合紧密。因此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背政治书的做法无疑也是不对的。所以,大家要在平常注意积累时政。步骤有两个:

  第一,在平常注意把当月的重点时政记录下来,并作一归类。可以分为政治类、经济类、文化类、科技类、体育类等,特别应该注意每个范围内的重大时政。

  第二,在积累时政的过程中,把其与课本的复习相结合,掌握自己命题。这一步需要多角度、多方面去剖析时政,用所学的常识自己跟自己提问,同时应该注意平常考试中要点和时政的结合角度。

  作为高中三年级学生应该注意克服自己浮躁的问题,要有甘当小学生的心态去认真做好第一轮的复习,不可太毛躁,切忌好高骛远和粗心大意,尤其是不可以眼高手低!该重新记的要记一下,该做的大题要做一下,不可以只看看。组织答案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平常培养,不可以光用眼而不需要手。在第一轮复习中,考生要平静自己,一步一步地走,稳扎稳打,只有维持一份好的心态做好第一轮复习,才能在未来的复习中游刃有余,轻松获胜。

  总之,要看清我们的优质和劣势,调整思路和心态,配合学校的复习进度,合理而科学地安排我们的课外时间,扎扎实实地做好第一复习。复习的办法不少,但必须要结合实质拟定出合适我们的复习计划,才能真的获得实效,在2010年的高考考试中获得得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