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怎么样做好冲刺阶段的政治复习?哈一中政治教研组组长袁丽红老师指导考生们冲刺。
问:最后复习阶段怎么样复习?
答:以考试大纲为参考,回归教程。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高考考试几轮常识的复习基本是从细到粗拓展的,最后十几天的复习建议考生应该从粗再回到细,对政治学科的原理进行系统的复习。建议以主干常识为龙头,第三回归教程。此时回归教程中两点非常重要:第一,参照《考试大纲》梳理纲要式的体系,做到面、线、点的结合。比如有关宏观调控的常识部分,梳理为:市场调节的地位市场调节的机制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点宏观调控的意思宏观调控的方法:经济方法中的产业政策、财政(税收)政策、货币政策、消费政策、外贸政策;法律体系的健全和执法监督、行政命令等宏观调控有哪些用途(目的)政府职能等。第二,考生要结实学会一些常识细节问题。
问:目前如何进行查漏补缺?
答:以试题和错题为依据,查漏补缺。
检视自己过去出过的错题,从中找到自己常识上的漏洞,思维方法上的偏差,解题规范上的纰漏。对于这类错题尽可能重新做一遍,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做错是什么原因,很有必要重新回到课本澄清一些定义、原理。
审视错题选做考试真题。在冲刺阶段要做一些有价值的复习资料:一种是符合高考考试需要,贴近高考考试思路的题,包含直接做高考考试考试真题,这种题做完后能获得高考考试答卷的感觉;一种是自己常常容易失误的种类题,这种题做完后能使自己了解还存在那些问题,做到有针对性的练习,查漏补缺。
问:如何提升选择题的审题能力?
答:审题是解答考试试题的重点。做政治选择题的最佳选择办法就是排除法,包含排正法、排误法、排异法、排并法、排倒法等。做题时先审题干:找主语、抓主旨、画重点、看范围(看限定);然后审题肢:排除错误选项和无关选项,注意组合选项的提示用途。出现两个以上正确选项时,原则是选小不选大;最后,选好将来在题干中找对应信息支撑点。
问:主观题审题有什么方法?
答:审政治主观考试试题基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清常识角度,即看清问题中要用政治学科中经济知识、哲学知识、政治知识中哪部分来回答,具体到三部分常识的什么常识来回答。有些设问常识的提出是显性的,直接能看出是哪部分版块常识,而有些问题常识的提出是隐性的,需要在剖析之后得出。如问题为依据上述材料剖析应怎么样实事求是地解决电力短缺问题,当看到实事求是时,就可剖析出其应主要从哲学知识的角度剖析。第二,要审清设问指向。这是审题的重点。设问指向一般是指考试试题发问的方法和侧重点。设问角度不同,回答的重点也不同。一般说来,设问方法有三种基本种类:是什么、为何和如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