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三年级一轮复习开始了,高考考试中,非常重要的学科是理综,由于这是大家分值最大的一门学科,所以在平常的学习中,大家应该知道一些复习的重点,高考考试记者倾心为你提供2019高考考试复习攻略之高考考试理综一轮复习高效方案指导! 物理 物理一轮复习是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本轮复习重视基本定义、基本规律、基本解题办法与方法。 同学们要全方位阅读教程,彻底扫除常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要看重对物理状况、物理情景、物理过程的剖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剖析问题的能力。复习中要突出常识的梳理,构建常识结构,把学科常识和学科能力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学科内部的综合能力,强解决决问题的基本办法,增强同意信息、处置信息、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学生该怎么样配合老师进行物理第一轮复习达到本轮复习的目的呢? 1、紧跟老师复习进度 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阶段,做到求稳、求实,对物理定义应该从概念式、变形式、物理意义、单位、矢量性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定理、定律的理解应从其实验基础、基本内容、公式形式、适用条件等做全方位的剖析,全方位复习入门知识课堂上做好要素典例笔记,课下做好基本办法、基本技能的巩固练习和总结。 2、认真阅读课本 课本中有一些简单问题需要学生自己阅读理解记忆,老师不讲并不是这类问题无关紧要,高考考试不涉及,而是要自己结合课本复习成效更好。譬如原子物理部分,该记忆的要点较多但不难,自己记忆准确,理解透彻就不怕考试试题变化了。由于高考考试出题一直来自于课本。 3、培养好的复习习惯 课前预习到位;课中认真听讲、积极考虑,要多问几个为何,老师为何如此做,如何想到如此做,有没其他做法等等;课后做题测试要敢于下手,擅长推理,题目一看不会如何解决?再读题,再审题,从力和运动的交互关系入手再研究运动过程,多些倘若,多些尝试。做到每晚一小结,每周一大结,1月一自测。 物理部分 1、大的物体未必不可以看成质点,小的物体未必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可能不是不动的,只不过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3、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4、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未必等于路程。 5、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适合的小圆点,如遇见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6、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7、物体的速度大,其加速度未必大。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其加速度未必为零。物体的速度变化大,其加速度未必大。 8、物体的加速度减小时,速度可能增大;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9、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时,加速度未必为零。 10、物体的加速度方向未必与速度方向相同,也未必在同一直线上。 11、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 12、图上两图线相交的点,不是相遇点,只不过在这一时刻相等。 13、位移图象不是物体的运动轨迹。解题前先搞清两坐标轴各表示什么意思物理量,不要把位移图象与速度图象混淆。 14、找准追及问题的临界条件,如位移关系、速度相等等。 15、用速度图象解题时应该注意图线相交的点是速度相等的点而不是相遇处。 16、杆的弹力方向未必沿杆。 17、摩擦力有哪些用途成效既可充当阻力,也可充当动力。 18、滑动摩擦力只以和N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和物体的运动状况无关。 19、静摩擦力具备大小和方向的可变性,在剖析有关静摩擦力的问题时容易出错。 20、用弹簧测力计拉细绳套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与细绳套在同一直线上,弹簧与木板面平行,防止弹簧与弹簧测力计外壳、弹簧测力计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21、合力未必大于分力,分力未必小于合力。 22、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和,最小值可能不是三个力的数值之差,要先判断能否为零。 23、两个力合成一个力的结果是惟一的,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力的状况不惟一,可以有多种分解方法。 24、物体在粗糙斜面上向前运动,并未必遭到向前的力,觉得物体向前运动会存在一种向前的冲力的说法是不对的。 25、所有觉得惯性与运动状况有关的想法都是不对的,由于惯性只与物体水平有关。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不是一种力,物体所受的外力不可以克服惯性。 26、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应用广泛,也有局限性,对于微观的高速运动的物体不适用,只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27、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重点在于正确地求出加速度,计算合外力时要进行正确的受力剖析,不要漏力或添力。 28、超重并非重力增加了,失重更不是失去了重力,超重、失重只不过视重的变化,物体的实重没改变。 29、判断超重、失重时不是看速度方向怎么样,而是看加速度方向向上还是向下。 30、两个有关联的物体,其中一个处于超(失)重状况,整体对支持面的重压也会比重力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