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实记忆,正确书写,熟练学会化学方程式是非常重要的。 熟练学会,不只意味着会写、会配平、会应用,还意味着要熟记有关物质间的摩尔比,飞速、准确、高效率地借助化学方程式中的定量、定性关系,随机应变地解决实质问题。 1.实验联想法 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实验的忠实和本质的描述,是实验的概括和总结。因此,依据化学实验来记忆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最行之有效的。 比如,在加热和用催化剂(MnO2)的条件下,借助KClO3分解来制取氧气。只须大家看重实验之情景,联想白色晶体与黑色粉末混和加热生成氧气这个实验事实,就会促进对这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理解和记忆。 2.反应规律法 化学反应不是无规律可循。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等反应规律是大伙比较熟知的,这里再强调一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如,FeCl3是较强的氧化剂,Cu是不算太弱的还原剂,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一直第一发生在较强的氧化剂和较强的还原剂之间这一原则,因而两者能发生反应: 2FeCl3+Cu=CuCl2+2FeCl2 而相比之下,CuCl2与FeCl2是较弱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因而它们之间不可以反应。 3.索引法 索引法是从大体上把学过的方程式按章节或按反应特征,分门别类地编号、排队,并填写在特制的卡片上,如此就组成一个方程式系统。借助零碎时间重现这类卡片,在大脑皮层中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4.编组法 索引能概括全体,而编组能突出局部,是一种主题鲜明、有针对性的表现形式。两者相互补充,异曲同工。 比如,关于铝元素的一组方程式是: ①AlCl3+3NH3?H2O=Al(OH)3 +3NH4Cl ②Al2O3+2NaOH=2NaAlO2+H2O ③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④Al(OH)3+NaOH=NaAlO2+2H2O ⑤Al2S3+6H2O=3H2S+2Al(OH)3 5.口诀法 为了使化学方程式在用时冲口而出,有时还可依据化学方程式的特征编成某种形式的便于记忆的语句,这就叫口诀法。比如: ①Al2O3+2NaOH=2NaAlO2+H2O 本反应口诀为:二碱(生)一水,偏铝酸钠 ②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这个反应的口诀是:三铜八酸、稀,一氧化氮。口诀法的进一步演变就成为特定系数编码法,38342就是此反应的编码。 6.对比法 两个反应,在材料上有相同之处,但反应结果不尽相同,为了防止混淆,可以使用对比记忆法。比如: 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Cu+4HNO3(浓)=Cu(NO3)2+2H2O+2NO2 7.关联法 对比法是横向比较,而关联法是纵向联结。如,有的反应或因本身的相互关联,或因工业生产上的安排彼此间不无内在联系。如: Fe2++2OH=Fe(OH)2 4Fe(OH)2+2H2O+O2=4Fe(OH)3 8.特别对待法 特别对待法也称重点记忆法。因为矛盾的特殊性,有些反应仿佛不按一般规律进行似的。比如,因为Al3++CO32-的水溶液会发生强烈水解,故明矾与碳酸钠的水溶液反应是: 3 CO32-+2 Al3++3H2O=2Al(OH)3 +3CO2 可是CuSO4溶液与Na2CO3溶液间的反应却不生成氢氧化铜,而是生成碱式碳酸铜: 2Cu2++ 2CO32-+H2O=Cu2(OH)2CO3+CO2 像如此的比较特殊的反应,大家应重点进行记忆,辟专案处置。 9.组成结构剖析法 对于某些反应物组成、结构比较复杂的反应,尤其是某些有机反应,为了在理解上深刻记忆,宜对反应过程进行剖析。 比如:2Na2O2+2H2O=4NaOH+O2 (1)在 NaOONa中有个OO过氧键,后者在肯定条件下可发生断裂 NaOONaNaONa+[O]; (2)Na2O+H2O2NaOH; (3)2Na2O2+2H2O=4NaOH+O2。